(据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05月06日)
同样是桃仁,为何别人撒点巧克力粉就摆进国际市场卖高价;同样是苹果,为何有的论斤卖有的却是论个卖……
背后折射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
“农,天下之本,无莫大焉。”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长远。作为特色农业大省,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种子正在三晋大地生根、发芽、勃发。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迈进新时代,山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何以“迎风起舞”?何以推向纵深而精彩呈现?
结构如何“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调高,向绿向好
种什么?怎么种?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
是继续种蔬菜,还是改种药材?一个费工费力,但相对市场需求大;另一个省时省力,但市场难料。开春之际,阳曲县黄寨镇录古咀村的刘智军有点迷惑。这位种了几十年田的“老把式”感叹:“光药材就有七八个种类,真不知道该种啥。”
同样是种地,永济市栲栳镇东下村村民智龙龙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迎”来新机遇,“转”出新活力。
与老刘一样,智龙龙一直以来以种地为生。去年春耕时,他把种玉米、小麦的土地调整种葫芦。这简单一“调”,亩收入从千元变为8000元。
一喜一忧,彰显出的是市场“风向标”的举足轻重。
困扰农民的还不仅仅是种什么。怎么种?也是农民“发愁”的问题。一些种植户告诉记者,知道化肥用多了,地力下降,蔬菜瓜果不好吃,但担心减产不能不用,不敢转变生产方式。
武乡县故县乡十里坡村农民韩登科,这两年从未因为小米的销售而发过愁。他的底气来自小米的品质。多年来,老韩坚持绿色生产,通过施用羊粪等有机肥,生产出远近闻名的绿色小米,网络售价达到每斤十几元。
名气逐渐打开,现在老韩的小米已经销往北京、上海、辽宁等地,一年收入10多万元。
老韩小米的走俏说明,既要围绕市场需求生产,更要引领市场需要。
遗憾的是,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多数地方由政府主导,农民的自主意愿和积极性不高,推进结构调整的难度较大,还有的结构调整停留在做加减法上,引领更高层次的新业态、新产业、新动能还不多。
“对农业来说,难的是如何对接市场需求。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关键得看收益,根子上还是市场说了算。”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广斌表示,要建立效益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尽快以市场需求和新消费趋势做好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不能为调结构而调结构。
在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尹诚民看来,山西农业发展的优势在于“特”,要立足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字,做大、做精;要培育特色农业和食品品牌,用品牌占领市场和引领生产。
动能怎么“增”——以改革创新为引擎,优化配置,激活动力
新旧动能转换“青黄不接”,是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一大新问题。
潞城市翟店镇小天贡村一度被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等难题所“捆绑”。
一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不仅唤醒村里“沉睡”的资产,而且激活了集体、村民的发展活力。
回头看改革,并不顺利。试点之初,小天贡村的老百姓也是疑虑重重:荒山秃岭还能确权到户、折股量化?啥叫个股份权能改革……
改革破除了发展障碍,如今,小天贡村447名村民全部参与股权分配,成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的股东,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收益有分红”的“华丽转身”。
可见,唯改革才有出路,唯改革才能激发新动能。
谁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面大旗?在众专家眼里,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再造是发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力量的重要手段。
对于原平市大牛店镇施家野村养猪户任还林来说,这个“冬天”似乎格外长。
“春节过后,生猪价格下降并不稀奇,但今年跌得比往年还要猛。”在电话中,任还林的声音略有沙哑。一斤猪肉的保本价大约是6.5元,眼下猪肉跌到一斤5元左右,亏本成必然。
怎么办?要么忍痛坚持,要么关门转行,任还林不知所措。
实践印证,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成本高、风险大,很难有产业化的动力,要融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就必须在视野上、技术上、思维上跳出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今后农业发展主要比谁的新型经营主体多、发展好。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薛志省认为,在实践中,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尤其是要通过创新组织形式、支持方式,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是改革的重要目标。
客观看,当前我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偏低,产业链延伸融合程度低、层次浅。数据显示: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为1:1,远低于全国2.2:1的平均水平。
产业链的单一,就好比一条腿走路,终难走出价值链的低端。省农业厅农产品加工局局长李岳峰建议,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饮食民俗、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促进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短板怎么“补”——以夯实基础为重点,完善服务、强化保障
会荣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名头,在运城市盐湖区农村越来越响亮。从创业至今,合作社社长丁会荣痴迷于绿色种养技术、生产富硒有机水果,带领周边16个乡(镇)的农民种植桃、葡萄等经济作物。
今年春天,她又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构想是利用现有的大棚种植,让市民体验农作物采摘,享受农家美味。然而,融资渠道不畅、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她前进的“拦路虎”。
丁会荣的困难,众多农村创业者都有。由于缺乏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的支撑,只能在自己的田地里“循规蹈矩”。
“补短板”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环。最直观地看,短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在生态环境和人才匮乏。
水资源短缺是山西的一大“短板”,常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耕地亩均水资源183立方米,为全国的11.4%。
短板何以拉长?
把脉问诊。我省打出“有机旱作农业”这张特色牌。专门成立了有机旱作专家指导组,提出了“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六大工程。
有机旱作农业是祖辈传承下来,适应山西特点的生产技术,是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选择。尹诚民认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不是走老路,而是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逐步完善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
融资难、融资贵,是采访中被大家提及最多的话题。主要症结是贷款成本高、办理时间长、使用期限短,尤其是对一些贫困户而言。
解决金融短板,关键在创新探索。
在这方面,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公司推出的“1+1+1+1”即政府牵头、银行支持、企业实施、贫困户参股模式,打开了既是制约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又是农户的增收致富大门。
在省农业厅厅长乔建军看来,“补短板”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重点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财政金融支持、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伴随着浓浓春意,一幅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画笔、以“民富景美”为色彩的画卷正在三晋大地徐徐展开。(记者
赵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