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古八景
碧落卧云 碧落山位于今晋城市北7公里处。山麓有碧落寺,始建于唐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硖山吐月
硖石山位于晋城市东南17公里外。其山两石拱峙,壁立如门,中通石径,由高趋下,天光一线。山上有唐建古刹青莲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锦溪落花 旧志载:景在县西七里。夹岸溪流屈曲,春夏之交花药掩映,上有落花寺。
松岭积雪 松岭,明成化版《山西通志》载“松岭山在泽州南三十里”,清雍正版《泽州府志》载“松岭山,县西南九十里,晋普山之对”。1999年版《晋城县志》载:松林寺在城西南南村镇晋普山山腰,隋建。亦名灵岩寺、法轮禅院。因寺周围岩石发白,远望宛如常年积雪,故名松岭积雪。该寺于抗日战争中被毁。
淅山爽气 景不详。
白水秋波 又称白马拖缰。白水河发源于晋城市区北白马寺山,系丹河支流;全长61公里。传说当地一少年受一老者所赠纸剪白色神马,雪中驮炭。歹徒深夜盗马,白马踢翻歹徒,拖缰而去。旧时山上建有白马寺,有“千年古庙”之说。抗日战争中寺庙被日军焚毁,1994年重建,并辟为白马寺森林公园。
龙潭看雨 即黑龙潭。旧志载:黑龙潭在县东北十里司马山下,祷雨以石投之。
洞灵流杯 旧志载:洞灵泉在县西南五里,亦名流杯泉。石隙一洼盈尺,仲夏水每及半扉。
高平古八景
金峰夜月
金峰山位于高平市西里许,其东麓有金峰寺依山势而建,现存殿宇为金、明、清建筑,三进院落。据传古时寺内西阁之上,有座弥勒佛金装塑像,每当皎月东升,正好对准佛爷鼓肚,实为奇观。寺外清潭月影照人,清澈可见。
丹水秋波
丹河源于境北丹朱岭,丹朱岭相传因尧封长子丹朱而名。丹河自北而南贯穿全县,境内流长41.75公里。丹河及其支流均属季节性河流,枯水期流量小甚至断流,夏秋雨季水量较大,波浪翻滚。历史上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即发生在丹河两岸东西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
粮山积雪 大粮山,又称米山,在高平市东南5公里,海拔1009米。相传战国时赵将廉颇曾屯粮于此,坚守抗秦。该山峰奇幽,景色秀丽,冬日山顶堆雪,尤为壮观。
鸠山暮雨 位于高平市境北赵庄乡与长子县交界处,海拔1216米。“精卫填海”故事出于此。
游仙晓钟 游仙寺又称慈教寺,位于高平市城南10公里河西镇宰李村东游仙山麓,宋淳化年问(990—994)创建,历代屡有修葺。现存宋、金、明、清建筑,三进院落,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殿堂宏伟,风景秀丽。旧时古刹晓钟,唤醒山林乡村。
石室朝霞 据旧志载,石室山在高平市北三十里,“土人作石室,且常见五色云脯散,相传有宝气”。又传有悬壶道士曾于此炼丹。
横涧虹霓 据旧志载,横涧桥在县南三里,相传系杨道人所建。又传战国时蔺相如“完璧归赵”,派亲信化装成布衣百姓携壁星夜返回赵国,携壁人曾经过此一带山川。只见涧水奔流,彩桥横跨,宛若垂虹。
羊头夕照
羊头山,又名首阳山,海拔1297.2米,位于县境北与长子县交界处,因“上有石状如羊头”而名。相传神农得嘉谷于始,始教民播种。山上有北魏时凿佛像石窟40余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志称山高入云,别处已为暝色,此处尚有残阳映晚霞。
阳城古八景
修真古洞
修真洞,亦称仙人洞,位于县城西南30余公里董封乡境内。洞深数里,蜿蜒向前,风声水声,琴竽响答。钟乳石造型千奇百妙,变幻不可名状,有莲花台、鱼鳞池、佛像、通天柱、石马、石羊等等。还有石床、石枕、石钟磬,传为炼丹道人休憩之地。
析城乔木 析城山亦名圣王坪,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主峰海拔1889.5米。山顶似盆如坪,四周如城似垒,有东西南北四门,故日析城。山顶旧有汤王庙、汤王池、相传为成汤祷雨处。山东有龙祠,深不可测。清同治版《阳城县志》载:“旧志析城乔木为八景之一,今乔木已无,而草颇肥美。”
九女仙台 据旧志载,九女台在县城东南四十里。下窄上丰,棱角峭秀,峙沁河中流,涛Ⅱ向奔雷,而屹然孤缈。上有九天仙女祠。故名。
灵泉松月 县城西北20公里卧虎山麓,旧有灵泉寺,后唐时僧洪密建。松柏翠蔽,清泉流淌,金时曾构万松亭于其上。
沁渡扁舟 沁河源出沁源县北绵山东泉岭,由沁水县入阳城境东北,迤逦而南,入河南省济源县。境内干流长75.6公里。明清时有官办渡津三处、民办渡津两处。夏秋水涨时渡船,冬春水落则架桥。
海会龙湫 海会寺又名龙泉寺,位于县城东15公里大桥沟西。始建于唐,初名郭峪院。乾宁元年(894)赐额龙泉禅院,旧志称泉水九曲,僧房水鸣。今寺内存明嘉靖四十年(1561)建十三级琉璃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亭列嶂 盘亭山俗称十八罗汉峰,在县境西南横河乡千峰寺西南侧。群峰卓立,环嶂青苍,峭拔凌空,如削如塑。盘亭列嶂及其周围诸山构成一个风景群。其北,小尖山似箭头插天;其西,鸡头山如雄鸡昂首;其南,烧犁铺瀑布白练长悬;其东北,铁盆嶂滴水联珠成串。
莽山孤峰 莽山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峰峦雄亘,盘薄峻秀,千峰拥黛,万壑浮云。悬崖飞瀑直泻,深谷蟒河奔流。河旁一峰拔地而起,状如巨塔,人称“望莽孤峰”,恰似翘首望莽山雄姿奇景,万千风光。
陵川古八景
黄围灵湫 黄围山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主峰海拔1447米,巍峨奇秀,孤峰插天。山腰有一灵湫洞,幽回曲折,深浅难测。洞中景物系由钟乳石凝滴而成,有神井、天门、石桥、石人、石鸽、石塔、卧虎台、擎天柱、蜡烛山、玉茭山等等,惟妙惟肖,令人称奇。洞南里许有两个透孔的山峦,俗称大、小天桥。
西溪春色 西溪又名凤水,位于县城西2公里栖凤山脚下。溪水常年奔流,明净怡然;
凤山松柏苍翠,山花烂漫。每年清明刚过,县城周围尚无春色,而山环水带、气候温暖的西溪已是春意盎然。绿树掩映之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宏伟壮观的金代建筑西溪二仙庙(真泽宫)。凤水发源地凤山东麓龙王头建有八角池塘,池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附近有一株千年牡丹,枝繁叶茂,花香袭人。
仙台胜概 九仙台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台南村。孤峰挺拔,绝壁连天,三面临水,形势险要。一条曲折小道,可攀顶峰。台顶方圆广阔,松柏翠绿,台腰有“水母”、玄虚”二洞。相传汉文帝时有师徒九个道人在此羽化成仙,故名九仙台。
秦岭卧云 秦岭在县境西部礼义镇沙河村北。又称宝应山,因山半有金代建筑宝应寺而名。相传战国长平之役,秦将白起曾在此修筑工事,阻挡赵国救兵,并断其粮秣。主峰海拔1340米,高峻壮丽,山巅常被白云笼罩,宝应寺也起伏于茫茫云雾之中,故称秦岭卧云。
灵泉瀑布 位于县城东50公里东磺脑附近。此地两岸悬崖壁立,涧深谷险,深谷陡山之间的香磨河河水,从落差高达65米的石壁飞泻而下,喷珠吐雪,十分壮观。
熊山吐月
熊耳山,位于县城东北30公里浙水村东南,两峰峭立,状若熊耳。每当中秋,一轮明月恰从山峡的正中升起,宛如从熊山吐出一般。
龙门晚照
龙门山位于县城西里许,其正中一段南面隆起,中间凹陷,略似骆弦背。傍晚,夕阳的光线被驼峰挡住,使城关夜幕降临。随着夕阳继续运行,躲开驼峰,光线从驼凹地方射进来,而出现“晚照”现象。今龙门山现代建筑挡住了驼凹,景已不存。
锦屏朝霞 锦屏山位于县城南10公里义门村。古时山多芍药,山势如屏,宋代名士都君锡曾隐居于此。传说山壁上原有一皎洁石镜,清晨发出万道霞光,射进山下蛤蟆池。又说晨光经过蛤蟆池的反射作用,能使石壁上五彩缤纷。今蛤蟆池无水,景亦不存。
沁水古景
杏谷朝霞 杏谷在县城西10余公里。旧时谷中多杏树,花开时弥山填壑,娇红烂漫。晨起远眺,日光掩映,若霞锦然。
莲塘时雨 清光绪版《沁水县志》载:莲塘“在城南,以兵废。县令李玢于城东南凿池水种荷,建亭其上,名日君子亭。寻又废。光绪己卯复修。”
刘曲飞廉 旧志载:刘曲一名龙渠,在县东六十里。水自悬崖石罅中散漫而出,状若珠廉。
碧峰耸翠 碧峰山在县城北1公里,高峰陡峻崔嵬,翠柏苍松,蓊郁森秀。山上原有碧峰寺,民国年间日军侵占县城后被毁。
沁渡秋风 沁河源于沁源县,经安泽县入沁水,境内流长82公里入阳城县。古时沁河上郑庄渡口舟船往来,十分繁忙。1961年,郑庄与河头村之间建起境内沁河上第一座公路大桥,昔日渡口已不存。
乌岭堆云 乌岭又作坞岭,原名黑岭山,《太平寰宇记》称“字文周讳黑,改为坞岭”。坞岭东西对峙,西坞岭属翼城,东坞岭属沁水。山高坡陡,海拔1391米,岭上常有云气。
鹿台积雪 鹿台山位于县城西南1
5公里。传因古时山中常有鹿呜而名,海拔l463米。旧志称其“高耸峻绝,岩岫阴森,夏月犹有积雪”。
榼山夜月
榼山位于县城东45公里,端氏镇南5公里沁河西岸,因其形如酒榼而名,旧志称其“万柏参云,千松翳日,清泉映玉,飞阁凭空,盖邑之最胜处也”。夜晚站在天外楼望月,风景尤佳。山上原有大云寺,始建于唐代,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
空仓晚照
空仓岭位于县境东与高平接壤的老马岭南。相传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将白起伪装置粮于此,诱赵军深入,故名“空仓岭”。山岭纵贯南北,夕照晚晖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