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印象晋城 > 晋城概览 > 晋城概述
 

经济概况
概述 经济
2009年09月16日 09:13:49    来源:365外围投注平台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晋城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自己的60华诞。6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前进中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悄然崛起,并且日益壮大强盛。同样,晋城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掀开了全市各项事业发展史崭新的一页,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个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新晋城在共和国逶迤而又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上浓墨重彩地画下了绚丽多彩、光辉灿烂的一页。60年辛勤耕耘,60年春华秋实。60年来,全市人民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丰功伟绩,全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解放初期的晋城,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全市经济以解决自身温饱为主要目标,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导。1952年,全市生产总值仅0.7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0.07亿元,仅占生产总值的9.1%,人均GDP仅72元。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国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总体实力和人均水平都大大提高。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晋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小市”发展成为“大市”,国民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27.5亿元,相当于解放初期1952年的108倍,比1978年增长23倍,比建市初期的1985年增长11倍。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全市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11.1%的速度增长,比改革开放前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出5.2个百分点。1987年,实现了全市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1993年,又提前7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使晋城步入了全省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行列。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680元,分别是1952年的54.3倍和1978年的19.3倍。

    60年来,晋城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迅速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2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52年增长107倍;比1978年增长23倍。

    在经济快速发展、财源日益雄厚的基础上,全市财政收入规模大幅增长,支出结构日益合理,有效发挥了宏观调控功能,为实现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52年,全市财政收入只有区区的641万元,到2008年达113.2亿元,增长1764倍,年均增长14.3%。财政支出规模持续放大,2008年,全市财政支出规模达63.3亿元,比1952年的265万元增长2387倍,年均增长14.9%。

    60年来,财政收入总量连创新高。1984年突破亿元大关,1998年突破10亿元大关,2008年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3.2亿元,比1949年增长3491倍;比1978年增长177倍;比建市初期的1985年增长102倍。

 

    二、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60年来,全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国民经济整体布局和增长结构都得到了有效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农业得到大力加强的基础上,随着工业、金融、科技、文教、信息、咨询和社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农业比重不断趋于下降和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的合理化演进过程,符合世界范围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前,晋城经济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五小工业”为主导,批零贸易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极不发达,服务业十分落后。全市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52年的78.6︰10.5︰10.9演变为1978年的27.5︰55.6︰16.9,在第二产业比重提高45.1个百分点的同时,第三产业仅提高了10个百分点。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全市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截至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8︰64.0︰32.2,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74.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5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21.3个百分点。

    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也日趋优化。在农业得到大力加强的基础上,随着工业、建筑业、内外贸易、交通运输、金融、科技、文教、信息、咨询和社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农业比重不断趋于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的合理化演进趋势。

    三、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乡村建设成绩斐然

    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60年来,全市农村经济在不断变革的体制和技术进步驱动下,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0.6亿元,较1949年增长57倍,比1978年增长16倍。


    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加。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86.45万吨,比1949年增长2.5倍,年均递增2.1%;蔬菜产量达26.58万吨,比1949年增长7.2倍,年均递增3.6%;水果产量达5.96万吨,比1949年增长10.0倍,年均递增4.1%;肉类总产量达8.35万吨,比1949年增长548.4倍,年均递增11.3%;禽蛋产量达3.92万吨,比1949年增长29.6倍,年均递增6.0%。

    农村经济总量显著增加。晋城农村经济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起步,通过改革初期的农业积累、迈向市场进程中的乡镇企业崛起和统筹城乡发展新阶段的引领,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0.7亿元,分别为1949年和1978年的7.3倍和3.2倍,60年间年平均增长3.4%;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2.0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6.8倍,年平均增长7.1%;农村用电总量达6.6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13.7倍,年平均增长9.4%。乡镇企业的崛起,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转换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解放初期,除少数几个手工作坊外,农村几乎无企业可言。到2008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10.95亿元,比1978年增长261.7倍,年平均增长20.4%。其中,工业总产值达380.82亿元,比1978年增长220.1倍,年平均增长19.7%。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430.50亿元,比1978年增长298.9倍,年平均增长20.9%。60年的农村经济大发展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乡村建设成绩斐然。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农村各种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以来,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到2008年,全市农村98.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10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电、汽车,88.2%的行政村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有82.4%的行政村有卫生室,33.4%的行政村有幼儿园,42.6%的行政村有体育健身场所,37.0%的行政村建起了图书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极大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城乡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确保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作为依托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晋城工业经济走出了一条由大到强、由传统到新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为全市建设经济强市、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94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仅0.1亿元,197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4.4亿元,到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603.2亿元。1978年,晋城全部工业提供的增加值仅3.14亿元,经过30年的发展,200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猛增到312.1亿元,年平均增长16.6%。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9.1%提高到2008年的59.1%,表明工业经济拉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实力显著增强。

    工业是经济现代化的基石,也是晋城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部门。60年来,全市工业经济依托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发展“五小工业”到依靠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强市发展道路,为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08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09.5亿元,比1978年增长23.2倍,为1955年的384.7倍。


    产品结构上档升级。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晋城下大力气培育、扶持名牌、骨干拳头产品,带动了全市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煤炭产业通过实施“关小、改中、建大”,关闭淘汰了一批规模小、安全水平低的矿井,骨干矿井建设速度加快,一批年产百万吨以上的大矿井建成投产,煤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8年,原煤产量达8611万吨,比1949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131.5倍和8.3倍;化肥产业在稳步建设高浓度氮肥项目的同时,一批以甲醇、二甲醚、煤转油等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并陆续投产运行,煤化工产业已成为晋城经济新的支柱产业。2008年,化肥产量(折纯)达191.1万吨,比1978年增长82.1倍,年平均增长15.8%,一举成为全国化肥重要产地;冶铸产业上档升级,一批300立方以上的高炉建成投产,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的离心球磨铸管、高档汽车配件等铸件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得到普遍认可;电力产业随着阳城电厂6台机组的投产发电和晋煤集团寺河瓦斯发电厂(目前世界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煤层气发电厂)的并网发电,全市电力工业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发电量由1978年的5.9亿千瓦时增加到194.4亿千瓦时,电力工业作为晋城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稳固。

    煤炭是晋城市储量最丰富的资源,无烟煤储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居全国第一位,兰花炭蜚声国内外。随着煤炭产业的做大做强,全市煤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连上新台阶。2008年全市煤炭产量达8611万吨,占全国的3.1%。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晋城规模工业(1998年前为乡及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由1979年的3.74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685.01亿元,年平均增速达19.7%;同期企业资产规模(1992年前为资金总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和流动资产或定额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之和)由5.07亿元增加到889.13亿元,年平均增长20.2%;实现利润由0.92亿元增加到110.86亿元,年平均增长18.0%,实现利税由1.17亿元增加到162.43亿元,年平均增长18.5%。2008年与1993年相比,总资产贡献率由11.92%提高到17.76%,成本费用利润率由6.03%提高到20.57%,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由1.45次提高到2.15次。

    60年来,晋城市电力工业发展并不快,发电量从1949年的0.2亿千瓦时增加到2000年的10.3亿千瓦时,年均增速为31.0%。进入新世纪,全市电力工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随着阳城电厂、大唐阳电等骨干电力企业的正式投产运行,发电量迅猛增加。2008年,全市发电量达194.4亿千瓦时,比2000年增长17.9倍,年均增长43.4%,电力工业已成为晋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化肥产业是晋城市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家建设晋城200万吨化肥原料煤基地的确立,全市化肥工业步入超高速发展时期。2008年,化肥产量由2000年的14.9万吨快速增加到191.1万吨,8年间,年均增速达到36.2%,占全国化肥总产量的3.2%,成为全国化肥重要产地。

    五、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基础建设硕果累累

    200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7.5亿元,是1950的130万倍,年平均增长27.5%;比1978年增长614倍,年平均增长23.9%。60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7亿元,其中改革开放30年来的投资额达到1441亿元,占60年投资总额的99.6%。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改善,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9-2008年,晋城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7亿元,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改善,积累了雄厚的“家底”,不仅大大促进了各时期经济的增长,而且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交通运输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全市80%以上的乡镇政府所在地不通油路,没有一条二级以上的高等级公路。1985年12月,太焦铁路复线电气化铁路长治北至月山段开通并交付使用,1995年12月,穿越晋城市沁水、阳城县的侯月铁路建成通车,两大铁路干线的改造与建设为加快晋煤外运,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0年5月,山西省第一条商品公路周村至犁川公路建成通车;1992年12月,山西省第一条汽车专用公路晋城至长治二级公路晋城段建成通车;1997年12月,山西省第一条由地市承建的高速公路晋(城)阳(城)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2002年12月,晋(城)焦(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04年11月,晋(城)长(治)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2007年9月,晋城至侯马高速公路阳翼段开工建设;2008年12月,晋(城)济(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同月,高(平)陵(川)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全市“大”字形高速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今天的晋城,太焦、侯月铁路纵贯全境,晋焦、长晋、晋阳、晋济高速,207国道,省道与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通车里程已由1949年的60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7637公里,便捷的交通网络成为晋城经济有力的助推器。

    新中国成立初期,晋城市交通极不便利,经过60年的发展,全市交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公路通车里程由1949年的60公里、1978年的1430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7637公里,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路况大为改善。

    在邮电通信方面,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市、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并建成了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全市邮电业务总量由1950年的5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6.22亿元,比1978年的452万元增长579.2倍;电话机拥有量由1978年的5300部增加到2008年的152.3万部。移动通信、网络通信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8年全市移动通信用户已达99.34万户。数据通信网络颇具规模,2008年全市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11.7万户。

    60年来,晋城邮电迅速发展,邮电业务总量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26.2亿元,比1978年增长523倍,年均增长23.2%。

    在城市建设方面,经过一轮又一轮城市建设高潮,市容市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市初期,晋城市区还是一座面积只有8平方公里的小县城,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道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小县城已成长为一座建成区面积达到45.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8%的新兴城市;城市道路总长达122.83公里,道路面积达283.07万平方米。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也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建市以来,先后建成了自动化程度高、科技含量大、节能效果显著的大型城市集中供水、供热、供气工程,2008年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从零起步到79%,燃气普及率达85.6%,用水普及率达100%。进入21世纪,晋城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引擎,在不到3年时间里,全市完成了长达22.5公里的环城绿色林带建设,宽160米的环城防护林建设、500亩绿地建设,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385公顷。2003年,投资2亿多元实施“两河治理”工程,治理河道9.05公里,铺设污水管道5.54公里,绿化面积达91万平方米,建成百丽园、西秀园两个水上游园,形成新的城市滨河景观。先后建成了科技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游泳馆等多种文化体育设施,为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今,漫步晋城街头,看不到一丝煤的痕迹,现代都市的节奏伴着清爽的绿色和浓浓的文化氛围,让人不由得心旷神怡。

    六、城乡市场繁荣活跃  对外贸易成绩显著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改革开放前,城乡市场实行的是“计划收购、计划调拨、凭票证定量、定点供应”居民消费品的购销政策和工农业生产资料统购包销的模式。消费市场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商品流通服务机构点少面窄,以街为市居多,辐射能力较差。30年来,随着商贸流通体制和商贸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营主体快速分化,新的经济成分大量涌现,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消费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0.14亿元,比1978年增长93倍,年平均增长16.3%,比1949-1978年平均增长速度(8.8%)快7.5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前,晋城的商贸市场同全国一样处于商品短缺、凭证供应的计划经济时期。197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984万元,比1949年增长10.6倍,年平均增长8.8%。改革开放以来,晋城市商贸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一大批综合商场和超市的建成并投入运营,一个多层次、全方位、专业化、多种运营方式并存的流通服务网络在晋城市基本形成。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0.1亿元,比1978年增长93倍,年平均增长16.3%。

    对外开放成绩显著。1978年以来,晋城市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逐步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纵深发展。1990年10月,国务院批准晋城市为对外开放城市。进入新世纪后,明确提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在对内开放上做大文章,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太原、深圳、新疆等驻外办事处的窗口作用”。2006年6月晋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晋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更进一步提出“坚持国际开放与国内开发相结合,树立晋城之外都是外的理念,促进公平竞争与完善优惠政策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方位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把晋城建成山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2008年底,全市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109家,出口商品涉及到26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到70个国家和地区,当年进出口总额实现20731万美元,比1998年增长30倍;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0498万美元。2005年,山西大泽源贸易有限公司在阿联酋成立大泽源(迪拜)铸造制品研发公司,实现了晋城市“走出去”在境外投资设厂零的突破;到2008年底,本市与世界各地有各种经济合作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50多家。

    七、科教兴市成果丰硕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晋城市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百花吐艳的新气象,全市人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开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科教兴市”效果显著。从上世纪90年代起,晋城市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主线,突出引导市场和科技服务意识,实施强化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使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在科学技术普及和科技宣传方面,1995年开始,每年的3月份被定为“科技之春宣传月”;从2001年开始,每年5月份的第三周被定为“科技活动周”。在科技投入方面,从1996年起到2008年,市财政列入预算的科技三项费用逐年递增,由1996年的5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9015万元。全市每年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达6000多万元,2008年,全市科技经费筹集额达16.5亿元,是2001年的5.2倍。在科技创新方面,近年来,晋城在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选择了10个优势企业,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了丝麻、印机、康醇、稀土、抗磨材料等14个技术中心或研究开发中心,并逐步确立了行业技术中心的地位。在科技成果方面,晋城市“九五”时期的专利申请量达到68件,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由“七五”时期的0.78件上升到“九五”时期的3.23件。2008年,全市技术市场成交额达26504万元,是2001年的4.7倍;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授权数分别为230件和108件,是2001年的9.2倍和6.4倍,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教育工作当作百年大计来抓,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晋城从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筑牢基础教育基石入手,目前已建立起一个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类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2002年,全市283所、258223平方米的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完成。异地新建校98所,新建、扩建总建筑面积达262662 平方米,总投资达10521.22万元。为解决农村撤乡并镇导致的“上学难”问题,2002年市政府出台《 关于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方案》,拉开全市教育资源整合序幕,在市区,凤鸣中学、中原街小学、北华职业中学等新建学校相继招生开学;在农村,106所标准化寄宿制小学于2004 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教育资源不断优化,上学难问题得到解决。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为“普九”工作打下了硬件基础,成为全省第二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市。2008年,全市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100.0%,小学升初中率达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1%。

    60年来,晋城市基础教育不断巩固,素质教育不断加强,业余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从无到有,育人环境得到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成长为“险种齐全、保障有力、服务规范”的社会支柱产业。截至2008年底,晋城市基本养老保险(不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25985人、300284人、196358人、163706人、81439人。五项保险总基金收入149190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92800万元,医疗保险40200万元,失业保险9909万元,工伤保险5200万元,生育保险1081万元。2008年保险基金支出82217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50782万元,医疗保险26066万元,失业保险1126万元,工伤保险3711万元,生育保险532万元。晋城市农村养老保险从2002年起步,到2008年底,已有308871人参保,参保基金达4391万元,基金支出185万元。

    文化体育事业展现出勃勃生机。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文学创作成就斐然,先后创作出版了《野村》、《五汉街》、《孙文龙》、《水城烟雨》、《三里湾新传》等近20部长篇小说和上百部短篇小说;秦红宇的摄影作品《王莽岭》风光画册在全国摄影界引起强烈反响,赢得了摄影界多种奖项,其中,在第七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上获得的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填补了省内空白;王茂彬、李家琪、李慧英等出版了个人书画集,30多人次的作品获得全国各类大奖。影视文化创作硕果累累,七集电视连续剧《上党战役》获第六届“飞天奖”;《沟里人》获第十五届“飞天”一等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奖;《铁血长平》、《赵树理》和《红山雨》等影视作品的拍摄完成,标志着我市的影视文化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市开展的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行业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庙会文化、庭院文化等,始终走在全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前列。竞技体育彰显风采,群众体育发展凸现强劲态势。2001—2008年,全市获省级以上重大比赛金牌261枚、银牌169枚、铜牌132枚,各种体育场馆、协会、俱乐部、辅导站的成立,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后劲。群体活动遍布城乡,群体工作特色明显。

    八、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6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市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收入成倍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消费结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居民生活水平已由温饱跨入总体小康。

    截止2008年底,全市城乡居民人均人民币储蓄存款达21604元,比1978年的21元增长1028倍,年平均增长26.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0元提高到14146元,增长46.2倍,年平均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14元提高到4856元,增长42.6倍,年平均增长13.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14146元,为1978年的47.2倍,年均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4856元,为1978年的42.6倍,年均增长13.3%。

    60年来,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到1997年底,全市已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整体达小康的目标。人们的消费需求由满足生存需要为中心的必需品消费阶段,逐步向满足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非必需品消费阶段发展。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9223元,比1978年的230元增长40.1倍,年平均增长13.1%,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已由1978年的60.9%下降到2008年的29.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3383元,比1978年的101元增长33.5倍,年平均增长12.4%,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68.3%下降到2008年的38.1%。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也明显改善。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3平方米,比1978年的13.6平方米,提高了1.2倍;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4.0平方米,比1978年的13.8平方米提高了1.5倍。

    60年,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就在这短暂的60年中,晋城人民在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描绘出了一幅幅奋发图强的光辉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激情豪迈、催人奋进的壮丽乐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使命在等待着我们。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目标,对改革开放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转型、跨越、崛起发展的新部署,认真贯彻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思路。我们坚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新中国成立做出卓越贡献的太行老区人民,一定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工作,去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晋城这颗山川秀美、和谐稳定、充满活力的“太行明珠”必将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作者为晋城市统计局局长)

责编:李桂萍

我要打印】   【编辑信箱】   【纠错热线】   【 评论 】   【推荐】   【收藏
  相关链接
 
  您还要浏览: 网上查询 | 印象晋城 | 政务公开 | 在线办事 | 互动交流  >>> 网站首页
  您还想搜索:本站
互联网
提供信息线索:jcxxzx@jconline.cn       我要投稿
365外围投注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365外围投注平台"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晋城市信息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65外围投注平台",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 稿件来源:365外围投注平台"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365外围投注平台",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按作者意愿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