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文件
 
按年度查找 按规章分类  
搜索栏目 搜索范围

晋市政办〔2018〕54号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晋城市改进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水平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晋城市改进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水平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7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晋城市改进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水平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办、国办《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的系列要求,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市开展以改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专项行动,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大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力度,以更快更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导向,围绕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依申请办理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推动审批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着力打造“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审批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审批服务便民化全过程,聚焦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把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事项办理好,让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推动者、受益者。

  ——坚持市县乡同步同标准推进。以规范政务服务事项管理为核心,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优化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统一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名称,统一办理事项、流程、期限,统一申报材料。

  ——坚持放管并重、放管结合。协同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和监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新型监管模式,落实监管责任,以更高效的监管促进更好地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管理真正转向宽进严管。

  ——坚持体制创新与“互联网+”融合促进。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进审批服务扁平化、便捷化、智能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主要任务

  突出抓好“两集中两到位”专项行动和“一网通办”专项行动,解决我市在政务服务基础性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抓好“3545”专项行动和群众办事堵点疏解专项行动,解决我市在政务服务便民化改革方面的问题;突出抓好政务服务管理水平提升专项行动,解决在政务服务窗口管理方面的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一)突出抓好“两集中两到位”专项行动

  1.明确行政审批科的职能和编制。审批事项多、日常办件量
大的审批机关组建行政审批科;市编办下达行政审批科的职能(包括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给付、其他职权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和人员编制;行政审批科成建制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受理、审查(含现场勘验)和决定等环节的工作,业务办理上接受政务大厅管理中心和原单位双重管理。

  (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编办会同有关部门7月底前完成)

   审批事项少、日常办件量小的审批机关,可以委托政务大厅管理中心受理本机关的行政审批材料、送达行政审批证(照),也可以依法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办理本部门的审批事项。

   (市编办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7月底前完成)

  2.下达授权委托文件。各审批机关必须明确一名副职作为本单位的首席代表,将各类审批事项的最终决定权授权给首席代表(需集体讨论的事项,经局务会议研究后由首席代表按照会议决定签署),下达授权文件。委托政务大厅管理中心受理本机关的行政审批材料、送达行政审批决定或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办理本部门的审批事项的,要与委托单位制作委托书。授权文件和委托书统一模版,在政务服务中心展示。

  (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编办会同各部门7月底前完成)

  3.规范印章使用范围。组建行政审批科、成建制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刻制“本行政机关名称+编号”印章一枚,专门用于行政审批证(照),由首席代表管理和使用。各单位现有的“行政审批专用章”用于受理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延期通知书、决定通知书和不予决定通知书等各类行政审批文书。


  (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各有关单位配合,7月底前完成)

  4.完成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各行政审批机关要按照国家标准委《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2016年版)》制作完成本单位的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文本,并参照完成其他审批事项的标准化文本。

  (市编办牵头,各有关单位配合,12月底前完成)

  5.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办理指南、单位名录、场馆信息、常见问题、服务链接、普通信息等八个类型和婚育收养、纳税缴费、教育考试、就医保健、房屋租售、社保救助、司法公证、交通旅游、证件办理、公共安全、场馆设施、气象环保、“三农”服务、创业创新、中介服务、就业执业、科学技术、全民健身、热线服务等19个主题的标准进行梳理,梳理完成由各级政府进行公示,并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市政务大厅管理中心牵头,各有关单位配合,10月底前完成)

  (二)突出抓好“一网通办”专项行动

  1.解决好“应用通”的问题。要按照“三级四同”要求,加快完成市县乡(扩权强乡)三级行政审批事项全要素梳理,做到市县乡三级行政审批事项名称、编码、类型、法律依据相同,实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并全部纳入全省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系统,为实现全省“一网通办”打下坚实基础。

  各县(市、区)要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农用地审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涉农补贴等纳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做到涉农服务事项名称、编码、类型、法律依据相同,实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并全部纳入全市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系统。

  (市、县编办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8月底完成)


  2.解决好“外网通”的问题。按照省政府《市级平台建设指南》要求,尽快整合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分散的政务服务资源和网上服务入口,加快推动市县级部门审批业务系统接入市级平台。统一栏目设置,统一事项分类,统一事项要素,统一办理时限,将辖区内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乡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系统全部接入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政务大厅外网贯通。

  (市政务大厅管理中心牵头,市信息中心配合,8月底完成)

  3.解决好“数据通”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级政务服务共享数据和网络核验等手段,确保教育身份证明类、商事服务类、社保低保类、就业创业类、居住户籍类所涉及的群众办事堵点实现全面疏解,力争实现各类政务服务事项材料免提交,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市政务大厅管理中心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8月底前完成)

  (三)突出抓好“3545”专项行动

   1.新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的办理和税务信息的补录。

  (市工商局牵头,7月底前完成)


  2.房产类不动产登记除首次登记外,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抵押权登记承诺时间为5个工作日;注销登记、预告登记承诺时间为3个工作日;补(换)证承诺时间为2个工作日;查封登记、租赁备案为当即办理。

    (市国土资源局牵头,7月底前完成)

  3.严格落实企业投资项目“五统一”办理模式,实现项目单位在立项(核准、备案)后45个工作日内获得施工许可证的目标(听证、论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等程序所需时间除外)。

    (市发改委牵头,规划、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配合,9月底前完成)
  
  (四)突出抓好群众办事堵点疏解专项行动

  1.完善便民设施。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立足实际,尽快配齐配足查询机、叫号机、自助服务机以及座椅、热水器等便民设施,并安排专人定期维护保养,确保便民设施能用够用、好用会用。打字、复印、网络上传等可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向群众提供免费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当允许商业银行设置ATM机。

    (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牵头,8月底前完成)

  2.优化办事窗口。要根据新办企业、公安事务、不动产登记交易等让群众“办好一件事”“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对所涉的关联窗口进行优化设置,能整合的必须整合,能优化的必须优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综合受理窗口、咨询导办窗口工作人员,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根据企业和群众办事实际,按照基建项目、企业投资、民生事务等分类设置综合窗口,加快推进“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

  (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牵头,相关单位配合,8月底前完成)


  3.探索集成办理。根据新办企业营业执照载明的经营范围,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大力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相同材料只保留一份,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审批,力争全市所有审批事项的办理环节、申请材料等平均压缩50%。集成办理事项的全部申请材料由政务服务中心统一保管。

    (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牵头,相关部门配合,8月底试行)


  4.规范中介服务。要下大力气清理整顿各类中介机构,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无法定依据的一律取消。强化中介服务监管,全面开展中介服务信用评价,建立健全中介服务“红黑名单”制度,在政务服务网站公布。坚决查处“灰色”中介、“黄牛”中介等不法行为,坚决制止对取消、减免、停征的收费仍然收取或变相收取的行为,坚决查处借助行政权力强制提供服务、捆绑收费行为。

  (市发改委牵头,各有关单位配合,8月底前完成)

  5.整合各类政务热线。针对群众反映的政务热线号码过多、接通率低、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进行全面清理,加快整合各类政务热线电话,年底前将清理整合情况报市政府办公厅备案。除紧急类热线和因专业性强、集成度高、咨询服务量大确需保留的热线外,其他的原则上要整合到统一的热线平台,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努力做到“一号对外”、“一站式服务”。加强政务热线日常值守和督办考核,提高热线服务水平。

  (市信息中心牵头,各有关单位配合,年底前完成)

  (五)突出抓好政务服务管理水平提升专项行动

  1.完善政务服务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落实《晋城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优化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指标,加大重点任务、民意测评的考核权重,要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对窗口服务进行打分评价,并作为考核窗口的重要依据。窗口工作的年度考核结果纳入市级考核指标。

    (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12月底完成)

  2.建立健全全过程控制制度。要用足用好电子监察、视频监控、预警提醒等电子监督手段,结合现场值守、现场监督、现场受理等有效形式,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线上线下有效监督。要提升完善各级政务服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功能,开设移动APP、手机客户端等多媒体接入方式,让咨询投诉举报更便捷、更高效,倒逼各级服务窗口落实政务服务承诺,提升群众满意度。

  (市政务大厅管理中心牵头,8月底前完成)

  3.严格落实监督管理问责制度。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专项行动,大力开展窗口工作人员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坚决杜绝纪律松弛、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态度冷淡、方法简单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对违规违纪行为,要对窗口人员、窗口单位负责人严肃问责,坚决查处。

  (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改进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单位多,工作任务大,为在短期内完成“五个”专项行动,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一盘棋、齐步走”工作机制,统抓政务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市政府成立改进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水平工作领导组,统筹协调改进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水平工作。领导组成员如下:

  组 长:张利锋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尹红岩市政府秘书长

  成 员:司国奇市政府副秘书长

      焦勇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大厅管理中心主任

      秦李芳市发改委主任

      张高峰市编办主任

      刘闯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白亚平市工商局局长

      聂永平市信息中心主任

    改进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水平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务大厅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由焦勇同志兼任。


    (二)层层压实责任。积极参照中办、国办《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的六个附件,紧紧抓住办事便捷程度和窗口作风纪律两个“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消化吸收先进经验,勇于善于开拓创新,实现我市政务服务能力的“换道超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统筹安排好本地区、本部门的推进工作,迅速动员部署,分解落实任务,公开整改时间,挂图作战、逐项交账,确保按时圆满完成任务。

    (三)严格问责问效。改进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水平工作纳入市政府“13710”信息化督办系统全程督办,市政府督查室将会同市政务大厅管理中心适时对各县(市、区)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查情况将上报市政府,并对各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整改工作进行分类排队通报。对改进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力度大、工作进展快的,及时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拖着不办的,严肃追究责任。

2018-07-13 18:05:25

我要打印】   【编辑信箱】   【纠错热线】   【推荐】   【收藏
  相关链接
 
  您还要浏览: 网上查询 | 印象晋城 | 政务公开 | 在线办事 | 互动交流  >>> 网站首页
  您还想搜索:本站
互联网
提供信息线索:jcxxzx@jconline.cn       我要投稿
365外围投注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365外围投注平台"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晋城市信息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65外围投注平台",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 稿件来源:365外围投注平台"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365外围投注平台",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按作者意愿予以更正。